第九十章 逐出家门(2/5)
他酸腐客气,爽快地答应下来。
佘琅拿下面罩对他道:“既然你愿意拜我为师,应该认识师父的模样。”他那年轻英俊的外貌,还是让沈博毅感到脸红:“原来师……师父,那么年轻啊。”
“是不是后悔了?”佘琅微笑道。他连忙道:“不,不,不是!是徒儿感到惭愧……”
“学有专攻,你饱读诗书,若是说起经书子集,诗词歌赋,你就是我的老师了。”佘琅诚恳道,“不是我好为师,而是本门武功概不外传,我若不收你为徒,将无法传授你武功。这个,希望你明白。”他居然好意思说自己不好为
师?
沈博毅想起自己以前考了三次都未能考上进士,心里惭愧不已,羞赧道:“师父谬赞了,徒儿愧不敢当。不知我们是属于什么门派?”
“逍遥派。”佘琅答道,他见沈博毅既然拜他为师,就将自己的身份告诉他,但要求他保密。
沈博毅听了更是震撼,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师父居然是大理王子,一位王子居然肯背负这些身份卑贱的隶土著民?!他对佘琅又多了一份敬重,同时也觉得自己的身份颇为尴尬。
他的表落在佘琅的眼里,佘琅心知肚明,安慰道:“你不要担心,我绝不会让你去做有损大宋民众的事。”沈博毅这才不好意思地点点
。
好在沈博毅对易经竟然颇为通,比佘琅好许多,佘琅对易经的记忆与理解主要来自段誉的记忆内存。结果,沈博毅对凌波微步的步伐变化一说就记得,但一练习起来就有些显得笨拙许多。
实际上沈博毅也有一定的武学根底,他已经练习得很不错了,只是欠缺内功修为而已。佘琅之所以觉得他练习起来显得笨拙许多,完全是与母亲和自己对比产生的感觉。
由于路上欠缺平整的场地,沈博毅也无法专心练习凌波微步。
又是到了宿营的时间,那些土著砍柴火,整理营地,都做得井然有序,快速妥当。佘琅乘着闲暇,对沈博毅道:“安之过来,让我看看你的伤势。”
沈博毅很听话地坐到他的面前,这几天都是佘琅为他换药,清理伤。两
之间的
感已经到了心照不宣、无需客套的境界。
这时,刀白凤总是很默契地去端来一竹筒清水,往里面加点食盐。
佘琅用盐水将已经结的药膏濡湿,问道:“你背后的伤痕有些应该是陈年旧伤,这是怎么弄成的啊?”
“这……师父,还是别说了吧?”
“不成,你的事就是为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