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借刀杀人(3/5)
我说:“说的很有道理,这其实是行为学的一部分吧,反应的也是一个的内心心理。”
她说:“对!大学的时候,我选修过行为学……此外,一个的坐、立、行也都在传递出他的内心想法。有的
喜欢双手叉腰,无论是坐久了办公椅起来活动,还是跟朋友说话,都习惯于将两手叉在腰间。有的
甚至连走路时也不忘叉着腰,他们走起路来上体前倾,两手叉腰就像一个短跑运动员。这些
往往是做事
有很强
发力的
。
“此外走路时喜欢双手叉腰的,一般都是急
子,他们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自己的工作。这种
有很强的
发力,在决定实施下一步计划的时候,常有叉腰的动作。还有就是,走路抬
挺胸,往往自视甚高;走路文气十足者,遇事沉着冷静;走路缓慢踌躇,代表软弱;走路优哉游哉者,缺乏进取心……
“走路蹦蹦跳跳者,格多天真活泼;常摇
晃脑者,内心充满自信;边说边笑者,内心和善、有
味;坐时两腿张开、姿态随意者,一般语言多于行动;坐时双腿并拢、双手
叉于大腿两侧者,比较古板;猛然坐下者,内心大多隐藏不安;
坐椅内者,自大自负;佝偻状站立,一种缺乏责任心的姿态;站立时喜欢双手
兜者,心思多缜密;站立时双臂
叉,代表挑战和攻击意识;走路快者,目标坚定。
“还有就是去观察一个的谈吐。曾国藩认为,每个
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
发出声响,至舌
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发生清浊之变,最后经由嘴唇发出去,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
“识时,听其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完全与五音相符,但只要听到声音就会想到这个
,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
,所以不一定要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一般来讲有这样一些规律:说话时常清喉咙者,可能在掩饰绪;说话像放连珠炮者,多缺乏心计;说话慢条斯理者,心中多有主见;说话音量高者,
多粗犷;常唉声叹气,是心理脆弱的体现;喋喋不休者,多
听奉承;
齿不清、言语迟钝者,意志往往坚定;善用幽默应对僵局者,脑筋转得快;说话绝对者,有自恋倾向……
“喜用第一称者,表现欲强烈;常说‘所以说’的
,通常
独揽功劳;常说‘对啊’者,多圆滑世故;常说‘这个’者,处世谨慎;常说‘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